上周邻居陈阿姨向我倾诉苦衷,她女儿被培训机构欺骗了——支付了5800元学费,却得到的是使用假娃娃进行实操,奶嘴都存在漏气问题的课程!听起来就让人心头火起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如何通过一通电话深入了解培训机构的真实情况。
场景一:电话咨询时如何挖掘关键信息?
请牢记这个口诀:"三问三不问"。要询问"课程是否拥有卫健委备案号",正规学校的编号格式通常是"YCJY+年份+三位数";要询问"能否提供往期学员的就业名单",例如去年在人社局查询到的"好孕妈妈"培训机构,83%的学员在三个月内都找到了工作;要询问"考试不及格是否提供免费重修",正规机构至少应提供两次补考机会。
关键一点是,千万别问"是否保证通过考试"这类愚蠢的问题——去年被查封的"天使母婴"就是利用这种手段欺骗了二十多人。这里有个技巧:在电话中突然询问"新生儿呛奶应该如何处理",如果对方犹豫不决地回答"拍拍背就好",那就赶紧挂断电话!真正的老师会教授"右侧卧位拍背法"。
重要提示:以下电话号码需谨慎对待?
① 显示为"个人手机号"的来电(正规机构通常使用座机)
② 提供所谓"现在报名立减2000元"优惠的(正规物价局规定最多可打八折)
③ 强迫你"微信转账保留名额"的(必须通过公对公账户)
场景二:电话中如何核实培训内容?
我表妹去年也遭遇过类似的困境,后来变得谨慎起来。现在她打电话时会直接询问:"实操课使用的是哪个品牌的恒温壶?"正规学校通常使用贝亲或可么多么等知名品牌,如果对方回答"统一采购不知名品牌",那么很可能是在欺骗你。再问"假娃娃是否具备体温模拟功能",向阳路那家可信机构使用的进口教具甚至能模仿皮肤潮红。
这里有个小窍门:要求添加老师微信查看实时教室视频。正规学校的教室墙上通常会挂着《母婴护理操作流程》示意图,桌上至少摆放五种不同型号的奶瓶。上次就有学员通过这种方式发现"优贝乐"机构使用的教材还是五年前的版本!
必须核对的四项信息?
- 培训合同中的退款条款(15天冷静期必须包含)
- 师资力量的官网公示(查阅人社局备案照片)
- 实操教室的消防验收证明(拍照保存证据)
- 往期学员的就业合同样本(即使打马赛克版本也可以)
场景三:对学费有疑问时该联系谁?
请记住这个电话号码:0662-7654321,阳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投诉专线。上个月曝光的"康乃馨培训"乱收费案件,就是学员通过拨打这个电话提供的转账记录揭露的。如果发现合同中隐藏着"材料费"、"证书工本费"等额外收费,直接拨打12345市长热线最为有效。
重要提示:交完费后一定要到"阳春市职业培训网"查询缴费记录。输入身份证号即可查看报名状态,去年就有三十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机构根本未为他们注册学籍。
个人心声:
从事这个行业八年,见过太多陷阱,记住这三句话:索要发票的比不索要发票的更可靠,提供试听的比不提供试听的更可靠,愿意出示往期学员联系方式的比藏着掖着的更可靠。最后再提醒一句:在报名前一定要亲自去学校看看,教室里是否有奶渍和尿布的气味——如果连这些基本气味都模拟不了,这样的机构能教出什么真正的本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