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这事儿怪异不?上星期任城区的李女士差点上当受骗!按照楼梯间的小广告拨打的月嫂电话,上门的服务员竟然连拍嗝都不会,这事儿在济宁的妈妈群里都传成笑话了。依我看,现在的月嫂电话比夹饼里的肉还虚假,新手该怎么辨别呢?
电话中的生死三问
那天陪嫂子去太白路的家政公司,听到前台接电话说:“我们都是持证月嫂……”嫂子正要签字,我赶紧拦住:“等等!”转过头就问:“证是济宁人社局发放的还是公司自制的?”对方立刻语无伦次。
必杀三连击:
“服务是否包含乙肝五项检测?”(正规机构必须现场展示试剂盒)
“能否视频观看新生儿呛奶急救演练?”(重点看是否使用带警报的硅胶模型)
“夜间辅食准备是否另收费?”(警惕后期加收“特殊看护费”)
突然想起去年在兖州区查到过一家冒牌公司,电话中说持证月嫂,结果上岗证竟是某山寨机构发放的!
/// 费用避坑指南
话术破解秘籍
“送价值3888元产后修复”要求看实体教室(可能是录播课充数)
“全市最低价”对照《济宁家政服务指导价》逐项核对
“免中介费”查合同是否变相收“信息服务费”
邹城王女士就吃过亏,签合同时没注意“基础服务”不含夜间护理,多花了2800元冤枉钱!
下午两点的突击检查
这事儿得学学曲阜的张阿姨,她直接让家政公司发实时定位,结果定位显示在姚村镇某民房,上门一看,好家伙,所谓的“培训基地”竟是个车库改的。
实地侦查五要素:
看消毒柜:正规机构必须带紫外线计时功能
查证书:真的育婴师证右下角有鲁H开头的防伪码
摸教具:新生儿模型要有体温模拟(36.5-37℃正常)
闻味道:实训室该有淡淡奶香混消毒水味
试网络:现场登录“孔孟家政”监管平台查资质
听说有家公司用五年前的教材,里面推荐的婴儿抚触手法早被市妇幼淘汰了!
傍晚六点的方言测试
“月嫂会做甏肉干饭不?”这是跟金乡王大娘学的绝招,正宗济宁话这么一问,立马试出水分,用普通话背书的,多半是外地连锁的贴牌公司。
灵魂拷问:
“新生儿黄疸值14怎么处理?”(正确答案要停母乳三天)
“微山湖鲫鱼汤第几天喝?”(顺产3天/剖腹产5天)
“老人非要给娃睡书枕咋办?”(专业应答需搬出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普视频)
去年梁山有家机构闹笑话,客户问红臀护理,接线员竟说“多晒太阳”,被懂行宝妈当场揭穿!
说实在的,我跟着市场监管局暗访过三家机构,发现个规律:敢在接待处放实时监控屏的,都比挂锦旗的靠谱 昨天在太白楼看见个月嫂拎着工具包,突然想起老师傅那句话:“好月嫂手机里存的从不是公司电话,而是客户小区煎饼铺的订餐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