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陈攥着奶茶店排班表直发愁——五一当天被排了早班。室友说节沐日上班能拿三倍工资,可店长却摆摆手:"你是兼职,按畸形时薪算。"这钱到底该不该要?切实啊,兼职小时工是否拿三薪,中心看用工性子和约定。今天咱们就采用真实场景拆解这一个难题。
场景一:你是"真兼职"仍是"假小时工"?
先看逐日工作时间:
→ 天天≤4小时且每周≤24小时→非整日制用工(奶茶店排班、超市理货等)
→ 天天>4小时或每周>24小时→可能被认定为整日制员工(餐馆"兼职"却天天干8小时)
差别在这:
-
非整日制(真兼职):
法定节沐日上班≠自动拿三薪(国家无强制划定)
但! 公约写明三薪或店里有公示制度→必须给(小陈若签过带三薪条目的左券就能维权)
深圳/湖南等地区破例:必须按3倍付(地方独特保护) -
整日制(假兼职):
哪怕签的"兼职公约",只要事实超工时→必须给三薪!(劳动法第44条铁规)
我见过最冤案例:大学生在快餐店"兼职",节沐日干满8小时只拿根基时薪,仲裁后追回1800元差额
场景二:三薪怎么算才不吃亏?
小心这些套路:
用"红包"调换三薪:
节沐日店长发200元微信红包当补贴→不正当!(三薪需按小时工资×3倍盘算)
准确算法:时薪20元×3倍=60元/小时,干5小时应得300元
混杂"法定沐日"和"调休日":
五一当天(5月1日)=法定沐日→上班必享三薪
五一调休的周末(如4月27日)=苏息日→可安排补休或付双倍
场景三:没签公约怎么证实?
保留这些佐证(手机就能操作):
- 排班表截图:工作群里的五一排班记载
- 打卡记载:门店考勤机照相/钉钉打卡截图
- 工资条对比:查看4月&5月工资明细,节沐日工时是不是单独列项
- 对话灌音:讯问店长"五一工资怎么算"(对方承认按畸形时薪即可当佐证)
真实案例:大学生小李在烘焙店兼职,用公司微信的排班记载+支付宝转账记载(备注"5.1工资")成功仲裁获赔三薪差额
终极避坑指南:签左券时盯死这3条
- 用工性子写清晰:"乙方逐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"(避免被认定整日制)
- 节沐日条目加粗:"法定节沐日工作按小时工资300%支付报酬"(白纸黑字最保险)
- 工资单明细要求:注明"法定沐日工资"单独列项
本人观点:
兼职商圈里"假小时工真整日制"的乱象太多了!有些商家故意含混工时,就为省三薪成本。身为劳动者,咱们得学会采用途景化头脑维权——先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用工,再对照佐证链。
最后提醒:倘若遇到该给三薪却不给的,直接打12333举报+提交佐证,比和店长扯皮管用十倍。毕竟法典划定的权利,不该出于"兼职"身份就打扣头。